卢锋:扭曲的管制和干预催生了创新金融工具
发布时间:2013-03-22|作者:栏目:学术评论点击:

和讯网消息 3月22日,“从投资驱动到民生改善”高峰论坛暨信达证券2013年投资策略年会在北京威斯汀酒店举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卢锋在会中表示,在利率、汇率改革不到位的同时,数量控制力度还很大,因此市场为了绕过这种数量控制,从而创造并采用了很多新的金融工具,这反映了我们体制改革的滞后,一些扭曲性管制和干预激励各类机构绕过监管,从而形成新的东西。对于理财产品,总的来讲前一阵是稳增长,而对背后潜在的问题,监管层不是一点意识没有。

以下是演讲实录:

卢锋:央行在2009年就大概推出了一个新指标叫社会融资总额,这是对2002年以来社会融资总额的分解,总体来看,它的特征是广义货币。2012年数据下降到只不过有60%多,其中30%到哪里去了?这和业内变化有很大关系。有两大块,一是所谓广义概念的理财产品的东西,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也包括商业汇票承兑,以及企业债,我认为这是反映中国未来投资变化非常重要的图形。我个人认为这种投资变化应该从两个角度解读它。

第一,中国经济正处在着更高结构阶段性变化的过程中,中国的金融结构也从过去非常倚重简单的存贷款、广义货币信贷支持的融资模式,朝着更加多样化的、银行非贷款业务(表内业务)变化,再加上债券融资模式,当然还有股票。但这具有某种意义,反映了金融结构随着经济发展变化的一种调整和提升。

第二,这点更加显示出快速变化带来的未来诸多不确定性。在利率、汇率改革不到位的情况下,在有关监管部门数量控制力度非常大的情况下,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为了绕过这种数量控制,从而创造并采用了很多新的金融工具,这样的图形显示的金融结构变化既代表积极的阶段性提升的演进含义,同时也反映了我们体制改革的滞后,一些扭曲性管制和干预激励各类机构绕过监管,从而形成新的东西。所以,对理财产品的事情,我们都知道,无论是舆论、学界还是监管层,实际都有不同的意见。总的来讲前一阵是稳增长,而对背后潜在的问题,监管层不是一点意识没有。

下一步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随着对这个问题一些案例积累的增多,我认为对这个变化背后可以有一些特别的处理方式。但这并不代表中国金融改革完全没有意义,企业债,今后地方政府正常渠道发行的债券可能会成为未来融资非常重要的通道。“两会”期间多次讲到货币可能要从过去相对宽松保增长转向中性,甚至不排除在一定程度上转向从紧的可能,这个数据是解读央行为什么有这样的信号重要背景。

求稳而又稳而未稳,总的来讲去年经济企稳回升,但最新的工业和消费零售价格增长数据似乎又引发市场一些分析人士、专家、观察人士对下一步经济增长可能面临更多困难的担忧或重视。我个人倾向认为,上面看空、看淡的数据更多的是短期特殊的因素,包括闰年、抑制高端消费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投资增长还比较正常,甚至比较快,出口在很快地增长恢复,房地产再次火爆,特别是流动性,不光是M2,也不仅仅是人民币信贷,而是广义流动性,总体还是比较宽裕的,考虑到这样一些情况,也有一些宏观经济专家,包括我个人倾向认为,宏观经济继续温和回升的可能性比较大。

在目前的宏观形势下易热难冷的模式可能还是在起作用,这样你就可以理解,央行最新公开的市场操作已经从前一阵的保增长、投放货币向相对中性态势的转变,记者招待会上,周小川行长也提出货币政策将向中性转变的趋势。宏观经济是有不确定的,谁告诉你一定会怎么样那是忽悠你的,我认为这是动态调整的过程。下一个节点最重要的是4月份的数据,一个月以后一季度数据全面出炉以后,有可能会使学界、市场对宏观形势刚才讨论到的不确定性有阶段性、进一步相对明确的认识。决策层新政府组建企稳,但这也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所以我叫稳而未稳或稳而未定。

Baidu
map